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

醫理 - 浸大中醫藥學院 高血壓還是頸椎病?


醫理 - 浸大中醫藥學院
高血壓還是頸椎病?
20140708
高血壓似乎有年輕化的趨勢,有一些三十歲出頭的高血壓患者,其血壓高是由於頸椎病所引致的。頸椎可使頭部的活動自如,更是為人體最高指揮中心大腦供應大量血液的通道。因各種原因的「不良使用」,頸椎可過度勞損致提早退化,尤其是第一、二節的病變,可引致頭腦部供血不暢,通過人體的自我反應就會增高血壓以確保穩定的血供,這是高血壓產生的原因之一。
血液在椎動脈中流過環樞椎時需經過三個彎位後才進入頭部。連接環樞椎的肌肉在長期的勞損下會發炎、僵硬,引致環樞椎的失衡、錯縫等,這些都會影響椎動脈,除了引致血壓的異常,多數患者還會伴有肩頸痛、頭痛、上背痛、頭暈、精神不足、睡眠差和心慌心跳等等。
推拿復位手法對這一類的高血壓療效顯著,透過局部的推拿使肌肉放鬆後,再進行手法復位,將錯縫的頸椎糾正。根據病情需要,亦可配合針灸和內服中藥加強療效。若然發現自己血壓不穩定,不妨先做頸部的調節,多活動,放鬆肌肉,看看能否改善。
(
以上資料只供參考,若有疑問,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。)
作者為註冊中醫師余小鎮
http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-215319


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

陽痿醫案兩側

我並不是男科專家,也不是什麼教授,由頭到尾也只治療過這兩例,不過這兩例郤令我對中醫治病的思維方式加強信心,故記錄分享。
男,28歲,因為行房過密,突發陽痿,苦不堪言,本來思考甚虛耗甚大,當然是肝腎虧虛,精血不足,但診症時口乾口苦,舌苔厚膩,脈滑而數,乃實熱之象。故處方時有點心虛膽怯,症狀與病史不合,清虛與補虛兩者截然不同,不可同時處方。後來細想,中醫以症狀綜合判斷,此仍實熱,清熱方仍故處方龍膽瀉肝湯,囑禁行房,服藥五劑後能再勃起,及後稍作調理,服藥20日後恢復正常。
男33歲,性功能減弱3個月,自述勃起較軟,晨勃消失,平時較易疲累,口淡,胃口略差,大便易溏,舌淡胖苔白,脈右關獨弱。辨證為脾胃虛弱,處方參苓白朮散原方,稍加山茱萸五味子固精血。五劑後再又晨勃,十劑後自覺功能增強。
此兩案例只根據患者當時的體質狀況而對應開藥,並沒有大用補藥,若前一病例的病人服用溫燥的補藥,相信其情況會更加嚴重。所以中醫有處的地方在此, 同一個病,用藥不同,但所得效果都可以解決問題,這就是中醫的強大與靈活之處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