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

肩痛勿等




肩痛是常見的都市病,很多人都試過患有肩頸的痠痛,有些是因為過勞,稍作休息便能恢復,但若然持續疼痛不愈,則勿等待,中醫或許能夠幫助。

肩峰下滑囊炎是一種常見的肩痛原因,此種疾患常見於長時間做舉手動作的人士,例如運動員、機艙服務員、清潔工,甚至家庭主婦。肩峰下滑囊是位於肩峰與崗上肌腱之間的一個「緩衝裝置」,可以減低肩袖活動時與肩峰的磨擦。
患病初期,主要症狀是肩前及肩外側的疼痛,在做舉手動作時較為明顯,被動施力時加劇,夜間疼痛加重,影響睡眠。有些患者會有三角肌,甚至前臂的放射疼痛。若病情持續發展,有機會造成肩袖的撕裂,而約50歲的病人,更有可能會發展成為「凍凝肩」。
中醫用針灸及推拿治療,對初期的肩峰下滑囊炎有明顯的療效,選用的穴位包括阿是穴、肩井、肩中、肩後等,針灸後施以局部的推拿,大部分患者都有即時的明顯減痛、關節活動較靈活的效果。
另外、頸椎病有機會令本病加重,適當的頸椎病手法亦可加快痊愈。
(以上資料只供參考,若有疑問,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。)
作者為學該院臨床部註冊中醫師余小鎮醫師

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

胸背痛的中醫治療


浸大中醫藥

胸背痛的中醫治療

胸背痛原因有很多,包括坐姿不當,胸背部肌肉勞損,引致肌筋發炎又或是棘上韌帶受損,日久甚至造成鈣化,此類病人除了姿勢不當,很多時亦會長期待於冷氣房間工作,感受風寒,氣血凝滯不行而引起疼痛。另外,因為胸椎受到外力而引致椎間小關節錯縫,此類病人有明顯外傷病史,如突然提拉重物、跌倒、被猛力推撞等。胸肋關節紊亂亦可引致胸背痛,其病因與椎間小關節錯縫相近,但表現稍有不同。另外,老年人因為骨質疏鬆,椎骨下塌,也可引致胸背痛。
  
圖片:Getty Images胸背痛主要的表現是以胸椎中上段的中間或兩側疼痛,而上胸椎段的背痛較大機會是由於外傷所致,疼痛較為劇烈,呈持續性,活動時痛甚。而勞損性的背疼以酸痛為主,平躺休息時背部受壓,氣血循環較差,故較多出現晨起酸痛,稍活動後好轉,但勞累後又再出現。而胸肋關節紊亂及因胸椎下塌更會出現肋間疼痛,其疼痛部位可以在胸廓前部,呼吸時較甚。

 確定分類,便可進行中醫的治療,治療可以純手法推拿治療或者針推結合治療。針對背部肌肉群進行針刺、可以配以手足穴位,遠近同治。推拿亦以棘突上及兩旁作為重點治療,亦可配合遠端穴位按壓。最後手法扳動胸椎的中上段,以糾中下段的胸椎的錯位,但此手法不適合於骨質疏鬆的患者。一般經過治療後,病人都會出現不同情度的改善。若配合中藥內服,可以驅散風寒,活血通絡,補益正氣則效果更佳。最近治療一三十歲男子,背痛三年,胸椎下段兩側壓痛,X光見棘上韌帶鈣化,下段胸椎偏移,經一次手法治療後背痛減輕九成,療效甚佳。
 
要預防背痛,平時應注意坐姿端正,坐時背要盡量貼近椅背,一段時間的工作便要做適當的伸展活動,以手前伸90度,再內收往身體靠壓,可以拉鬆肩胛間的肌群。久處冷氣開放房間時要注要背部保暖,以免風寒侵襲。搬提重物時亦要注意姿勢及突然單邊發力。而有骨質疏鬆的老人家應及早求醫及減少勞累、負重。

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
臨床部註冊中醫師余小鎮